百丽退市分析(十年缩水1000亿被迫退市)

欧易(OKX)交易所

新用户永久最高50%手续费减免!

官网注册   APP下载

7月27日,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百丽”)正式从港交所退市,估值531.35亿港元。“一代鞋王”百丽的港交所岁月画上了句号。

从数字上看,这是港交所史上最大规模的私有化,数额与马云和王健林的港股私有化合计金额相当,但“贱价卖盘”的声音还是不绝于耳。

百丽退市分析(十年缩水1000亿被迫退市)

2007年上市时,百丽的市值高达670亿港元,巅峰时期市值达到1500亿港元,相比退市价格,市值缩水近2/3。百丽的两位创始人,董事长邓耀和CEO盛百椒均没有参加此次收购,而是出售了所持25.74%的股份。待私有化完成后,两人将套现百亿离场。

百丽曾稳坐“中国鞋王”宝座。在香港市场的十年征程中,电商的冲击、品牌的老化、如雨后春笋般的竞争对手,一步步将其逼上退市之路。

“鞋王”时代

Belle(百丽)名字取自法语Belle(美人),似乎从出生之时,就盯准了女性市场。

百丽的前身,是一家资产仅有200万港元的鞋类代工厂。内地改革开放之际,创始人兼董事长邓耀嗅到了商机,1992年从香港转战深圳创建百丽集团。

百货商场一楼的女鞋专柜,是百丽的起点。百丽最初做的是女鞋品牌代理,是时尚品牌Bata、CAT、Clarks、美国都市休闲品牌Dockers、Levis以及运动品牌Nike等在华的主要代理商。2006年百丽营业收入达到53亿港元。

2007年5月百丽成功在港交所上市,上市之初市值便高达670亿港元。

在资本的加持下,百丽开始大力收购以及自创品牌,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矩阵。据报道,2007年百丽花费16亿元收购了Senda(森达),又以6亿港元收购了Millies(妙丽)。百丽官网资料显示,目前公司旗下有包括Belle、Teenmix(天美意)、Tata(他她)、Staccato(思加图)等14个品牌。

百丽退市分析(十年缩水1000亿被迫退市)

在传统鞋服零售行业的模式中,街边店和百货商场几乎是消费者唯一的渠道选择。百丽国际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盛百椒曾豪气地说:“凡是女人路过的地方,都要有百丽。”为了快速占领市场,百丽开始跑马圈地式疯狂开店。

从2010年到2012年,百丽鞋店在中国内地平均每天开店四五家,在3年内增加了5340个鞋类销售点。

2011年百丽的业绩达到巅峰,营收290亿港元,净利润42亿港元。对比2006年,营收翻了5倍之多。随着百丽国际股价的大涨,邓耀以40亿美元身家名列香港富豪榜第9名,全球排名第281位。

2013年,百丽的市值一度超过1500亿港元,在当时国内上市的民营企业里仅次于百度和腾讯。百丽由此成为中国最大鞋履零售商,被封为当之无愧的“鞋王”。

百货衰退

成也萧何败也萧何。凭借线下零售网络这把杀手锏,百丽取得了鞋业霸主地位,但在互联网零售兴起后,庞大的零售网络成为百丽最大的拖累。

事实上,从2012年起,百丽就开始走下坡路,净利润仅增长2%,此后的净利润增长速度再也没上两位数。2015年,百丽净利润大跌38%。在此之前,除了2008财年,百丽的净利润增速一直保持在20%以上。

百丽公告将原因归结为电商冲击和百货衰退。

随着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、天猫以及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崛起,传统的零售行业以及百货相关服装鞋帽等受到强烈冲击。

根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的调查,2015 年百货利润同比下降了12%。在它调查的 80 家百货公司中,有一半公司的销售额都有明显下降。

ipv6概念详解(它与IPV4有何区别)

过度依赖百货渠道的百丽首当其冲。2014年之后,百丽的扩张速度明显减缓,甚至开始关店。财报显示,2015年百丽关店数量减少到了366家,几乎平均一天关一家。同年,百丽国际净利润首次出现大幅下滑,这是上市九年以来首次利润下滑。

电商带来的不仅是渠道的冲击,还有更多的竞争对手。电商平台中有无数个品牌供消费者挑选。此外,一些依靠社交软件崛起的“网红”也开始进军服装和女鞋,相比百丽,他们更懂得如何迎合年轻人的喜好。

不计其数的海外代购和海淘们,也在抢走百丽的份额。根据亚马逊公布的《2016 跨境电商趋势报告》,服装和鞋靴是最受中国消费者喜欢的品类。

实际上,百丽很早就开始了拓展线上渠道。2009年,百丽创建了电商平台“淘秀网”,2011年,百丽又成立优购网,引入前京东商城副总裁徐雷和凡客诚品副总裁张小军,分别出任优购网CMO和COO。但一年后,两人相继离职。

百丽的问题之一,在于它只将电商品牌作为一个清货渠道。这并没能帮助它挽救颓势。据报道,百丽CEO盛百椒曾表示,选择电商是因为没有精力和财力去运营购物中心,却发现线上渠道同样需要很大的投资。

百丽的颓势,已经明显到难以掩饰。2014年、2015年、201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04.74亿港元、484.52亿港元、470.83亿港元,净利润分别为60.1亿港元、34.85亿港元、27.13亿港元。三年时间内,净利润暴跌55%。

时尚浪潮中的弃儿

“百变,所以美丽。”这曾经是百丽的广告语,但是百丽款式的更新速度显然已经跟不上消费者的审美变化了。

百丽上一次推出爆款还是在2011 年,百丽旗下的思加图和徐濠萦合作推红了松糕凉鞋。当时这款鞋成为了众多品牌模仿和抄袭的对象。但现在当下最流行的小白鞋、绑带鞋、绒球装饰鞋……没有一款来自百丽旗下品牌。

鞋类市场这几年风头最盛的当属运动鞋。除了健身之外,女性开始穿着运动鞋上班、约会,甚至搭配裙子或者西服。而百丽旗下的12个品牌都以正装鞋款为主,对年轻群体没有吸引力。其财报也曾披露:“时尚鞋、正装鞋过度覆盖,运动休闲风格占比相对不足。”

此外,由于原创设计能力不够,跟风模仿大牌成为百丽的权宜之计。但相比ZARA、C&A、H&M、热风等快时尚品牌店,百丽的嗅觉却相对迟钝。往往是一个鞋款流行了一阵子,百丽的产品才会跟上来。

比如香奈儿在2015年4月的秋冬系列走秀时曾经推出一款拼色中跟鞋,Zara 在 2016 年初时候就推出了这样的款式,而百丽在2017年今年春季才推出类似的鞋。

如今消费者已经习惯了“快消费模式”。谁最先上新款,谁就能抢占先机。百丽的速度显然太慢了。

另外,百丽的性价比也相对较低,旗下女鞋原价都为数百元到上千元一双。百丽退市的消息一经报道,评论中不少网友吐槽百丽的鞋又丑又贵。

百丽退市分析(十年缩水1000亿被迫退市)

事实上,百丽已经意识到了这种情况。近几年一直在调整自身的业务结构,开始向运动和服饰类转型。作为主业的鞋类业务在集团的占比一路下滑,2014-2016年,公司鞋类业务占总体业务收入的比例由57.6%下滑至45.5%。

截至2017年2月28日,百丽实现收入约417.07亿元,同比增加2.25%;经营利润约35.55亿元,同比减少15.38%。其中运动、服饰业务的收入由197.16亿元,增长了15.4%至227.46亿元。

私有化后,高瓴资本将成为百丽的新任大股东,持有其57.6%的股份;第二大股东鼎晖投资占股11.9%;其余的30.5%则由百丽其他管理层共同持有。

实际上,高瓴、鼎晖等都与百丽的渊源颇深。高瓴资本此前曾通过二级市场买入百丽国际的股票,并持股多年。鼎晖曾在2006年投资百丽国际,帮助其在全国快速铺设网店。2013年,鼎晖还与百丽共同收购了日本Baroque集团。

百丽私有化前的最后一份年报显示,2016年度,尽管公司鞋类零售网点减少了700家,但运动、服饰类自营零售网点增加了543家,整体仍保持稳定,2017年2月28日,百丽自营零售网点总数为20841家。

即使退市,百丽的底牌仍在。那么新的问题是,高瓴资本和鼎晖会是百丽的救命稻草吗?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有侵权/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我们将立刻清除。

外盘是什么意思(外盘意味着什么)

原创文章,作者:菜鸡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20on.com/166706.html

(0)
菜鸡菜鸡
上一篇 7月 17, 2022 5:56 上午
下一篇 7月 17, 2022 5:59 上午

欧易(OKX)交易所

新用户永久最高50%手续费减免!

官网注册   APP下载

相关推荐